• 【可研易绘封面&插图作品】 ES&T 中山大学何春教授团队: 限域效应加速催化臭氧化
    2024-07-14
    研究概述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微/纳米反应器的设计对催化臭氧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实现有效的传质,暴露出强活性物种。本研究采用硬模板法合成了在有序碳纳米通道中嵌入原子Fe−N4位点的介孔碳催化剂(Fe−N4/CMK-3)。Fe−N4/CMK-3可以作为纳米反应器,具有良好的电子和几何催化微环境,用于CH3SH的催化臭氧化。在CH3SH氧化过程中,
  • Nanoscale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吕清叶&阿尔伯塔大学曾洪波:吹气泡法异位制备超薄水凝胶涂层以监测湿度和碱性气体
    2024-07-14
    研究概述Nanoscale与连续而繁琐的原位法制备超薄水凝胶涂层相比,异位制备法将原位制备法中所需的连续步骤分解开,大大提高了制备水凝胶涂层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然而,异位制备法较难制备微纳米级厚度的水凝胶涂层。在本文中,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吕清叶副教授与阿尔伯塔大学曾洪波教授团队直接利用水凝胶吹出凝胶气泡,并随后将所得的水凝胶气泡转移到不同的基底上。所得到的水凝胶涂层呈现出呈山峰状的厚度变化,其中最薄
  • PR 北京理工大学胡滨&首都师范大学张岩:增强型太赫兹空间光调制器-基于石墨烯实现寻址式波前重构
    2024-07-14
    研究概述PhotonicsResearch太赫兹波作为光频与微波之间的重要纽带,因其独特的低能量和高透射等特点,已在生物医学、无损检测和无线通信等领域获得关键应用。然而,在该波段下如何进行灵活且高效的波前调谐是推动太赫兹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北京理工大学胡滨研究组和首都师范大学张岩研究组合作,设计了一种电控有源太赫兹波空间相位调制器。该器件由10个石墨烯条带形成的5×5阵列电容和双C型金
  • CS 日本东北大学李昊团队: 揭示 ZrN 优异性能背后起源的全新理论
    2024-07-14
    近日,日本东北大学大学李昊教授团队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 ZrN 优异性能背后的活性起源,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分析过渡金属氮化物的微观机制的全新理论框架。该工作结合了表面态相图分析、外加电场模拟酸碱度效应以及先进的微观动力学模型。首先,作者在 ZrN(100) 表面上,依据水的解离平衡,进行了表面 Pourbaix 相图的分析,详尽计算了每一种氧 (O*) 或者氢氧基团 (HO*) 的覆盖的情况
  • ICF 日本东北大学李昊&河北工业大学王菲团队综述:基于热催化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机遇与挑战
    2024-07-14
    研究概述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硝酸根离子(NO3-)和亚硝酸根离子(NO2-)是水中常见的对健康有害的污染物。为了减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使用分子氢作为还原剂进行催化热还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策略。然而,这种方法相对较少被探索,还存在一些重要的未解之谜需要解决。近期,日本东北大学李昊副教授与河北工业大学王菲研究员团队从催化剂合成、机理洞察、反应活性、产物选择
  • EES 悉尼大学魏力/陈元团队与日本东北大学李昊团队 基于Co-N-C的非均相分子催化剂用于高效电化学合成双
    2024-06-17
    通过双电子转移氧还原反应(2e−-ORR)合成电化学双氧水(H2O2)有望取代高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密集型的蒽醌工艺。碳基质(Co-N-C)催化剂中的氮配位单原子Co已被公认为潜在的催化剂候选者,且它们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o活性位点周围的局部原子结构。然而精确地构建催化剂的原子结构仍然极具挑战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活性催化剂的设计及其活性的提高。因此实现催化剂原子结构的精确控制对于实现高性能
  • CS天津大学胡文平/张志成/深圳技术大学杨文娟团队:不饱和铋配位的导电儿茶酚基框架高选择性电还原CO2为甲酸盐
    2024-06-17
    研究概述ChemicalScience近期,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张志成教授团队以及深圳技术大学杨文娟副研究员采用简易的水热法制备了新型铋离子配位的导电儿茶酚基框架(Bi-HHTP),并采用单晶衍射仪解析其结构。随后,采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其结构特征以及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Bi-HHTP独特的Bi-O5结构使其在-0.7 V vs RHE的电位下实现对甲酸盐的高选择性生成(95%)。原位红外光谱和理论
  • 【可研易绘封面&插图作品】AM 北京理工大学白莹&李雨&吴川 界面催化促进钠离子电池酯类电解液中无机物为主层状SEI的形成
    2024-06-17
    研究概述Advanced Materials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吴锋院士团队的白莹教授、吴川教授、李雨副研究员等人,创新提出电极对电解液分解的催化效应,通过精准嫁接C=O羰基重构硬碳表面,实现硬碳负极表界面性质优化,综合提升硬碳负极储钠性能。并首次实现酯类电解液衍生均匀稳定且无机物为主的层状SEI,进一步明确界面性质优化与储钠性能提升的构效关系,揭示C=O羰基诱导无机物为主SEI形成的界面催化机制。
  • Chem. Rev. 北京大学裴坚/王婕妤团队综述:高分子半导体的合成、加工和应用
    2024-05-07
    研究概述Chemical Reviews近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王婕妤副教授团队在《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Polymer Semiconductors: Synthesi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从结构设计、合成策略、多级微观结构、加工方法和功能应用等方面总结了高分子半导体材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搭建了高分子半
  • ES&T香港科技大学殷冉/中山大学何春团队:硝酸盐是远紫外线水消毒的“朋友”还是“敌人”?
    2024-04-24
    研究概述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近日,香港科技大学殷冉博士与中山大学何春教授团队研究首次揭示了水中广泛存在的硝酸盐对于新型远紫外光源(Far-UVC)应用于水消毒时产生的多重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中硝酸盐(0.5-10 mg N/L)的存在明显地抑制了Far-UVC对于模型微生物大肠杆菌的灭活效率,而在相同条件下使用传统低压汞灯消毒时硝酸盐的影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