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概述
Small Methods
近日,深圳大学张学记教授与许太林副教授团队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利用声势阱对微液滴进行可编程操作的非接触式痕量检测策略。在这种非接触调制平台上,多达72个压电换能器被精确地排列,可以阵列化产生并控制动态压力节点,有效地实现无接触操纵微液滴而不污染容器。此外,微液滴阵列可作为非接触式微反应器,进行多痕量样品(1-5µL)生化分析,超声涡流还可加速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等非平衡化学反应。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该可编程调制微滴在6-14 min内实现了无接触微量核酸检测,灵敏度为0.21 copyµL−1,比传统的RPA方法缩短了30.3-43.3%。这种可编程控制的无容器微滴平台可用于有毒,危险或感染性样品的检测,为开发未来的全自动检测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成果以“Programmable-Modulated Ultrasonic Transducer Array for Contactless Detection of Viral RNAs”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Small Methods》(IF 12.4),文章第一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罗勇。
图文简介
Small Methods
文章信息
Small Methods
Programmable-Modulated Ultrasonic Transducer Array for Contactless Detection of Viral RNAs. Yong Luo, Mengyun Zhou, Lirong Wang, Chuan Fan, Tailin Xu*, Xueji Zhang*. Small Methods 2023, 2300592.
第一作者
Small Methods
罗勇 博士研究生
罗勇,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超声驱动、微纳米马达。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ACS Sensors, Nanoscale, Analytical Chemistry, Small Method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通讯作者
Small Methods
张学记 教授
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特聘教授(2009)、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13)、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4)、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017)、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杰出人才)(2019)、国家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大学常委、副校长。围绕肿瘤精准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从组织层面的多模态肿瘤成像探针构建,到分子层面的复杂生物样品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发展了基于功能纳米探针与仿生微纳界面的肿瘤精准诊断新方法,大力推动了我国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创新研究与产业化,产生广泛影响。其研究成果已在Chem. Rev.、J. Am. Chem. Soc.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500篇,Google学术引用2万多次,出版中英文专著8部,获授权专利100余项。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或专题报告100多次。现任Am. J. Biomed. Sci.主编、Front. Biosci.副主编、Arch. Med. Sci.副主编及Nat. Rev. Clin. Oncol.(Chinese Edition)等21个国际期刊编委。
许太林 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传感分析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基金5项。近年来在Adv. Mater.、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CS Nano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5500余次(Google Scholar, 2023.2)。研究成果相继被ACS Weekly PressPac, Materials Views, ScienceDaily等网站亮点报道了60余次。获得2018年分析化学测试协会一等奖(CAIA,省部级),2018年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省部级),北京市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省部级,一等奖),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IF:6.02, Q1) 副主编,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 (IF:4.901, Q2) 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IF:8.455, Q1)青年编委,World Top 2% Scientists 2022。